东京美术塾 - 全国统一电话:
7小时前
标签: 东美公告

“哥斯拉(ゴジラ)是什么?”


2024年将迎来70岁诞辰的哥斯拉,自诞生至今,已在众多电影作品中出现。哥斯拉,随着导演的不同而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同时也象征着每个时代,难以用一个词来定义。


为纪念电影《哥斯拉》上映70周年,东京六本木森艺术中心画廊正在举办“ゴジラ生誕70周年記念 ゴジラ・THE・アート展”展览。“哥斯拉THE艺术展”是一个超越电影界限,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展现哥斯拉的展览。来自日本国内外的当代艺术家将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示他们对“哥斯拉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展览将持续至6月29日。


参展艺术家


1.png


《哥斯拉》诞生于1954年,最初是东宝的一部特效电影。这部惊悚电影以大五福龙丸氢弹试验事故以及日本战后经济复苏所引发的环境污染警告为背景,并融入了日本自然崇拜的神话元素,之后又陆续推出了多部系列电影。后来它在美国被拍成电影,2016年由樋口真嗣执导的《新哥斯拉》、2023年由山崎贵执导的《哥斯拉-1.0》。


哥斯拉突然在深海苏醒,摧毁城市,然后重返大海,这是人类所能想象到的最可怕的存在。另一方面,他所造成的破坏景象也给人们带来了宣泄,并且作为熟悉的存在而持续受到人们的喜爱,有时他还会与形似蛾子的怪兽摩斯拉联手,击败多头怪兽王基多拉。哥斯拉究竟是如何体现每个时代,并为人类社会带来某种“机遇”的呢?


2.png

展厅入口,后面是思考原版哥斯拉设计的模型


3.png

展览中的西洋镜纪念碑


4.png

展厅入口


本次展览中,敏锐感知时代并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们超越了电影的界限,以绘画、雕塑、摄影和表演的形式展现哥斯拉,展现了塑造“哥斯拉”的各种元素以及他们各自的记忆和经历。其他亮点还包括将哥斯拉与艺术相结合的立体模型,以及为本次展览特别制作的影像作品。


第一章:“作为现代收藏”


核恐怖、环境问题、城市化及其居民的心理,以及人类社会的毁灭与重生。哥斯拉在物质和心理上都蕴含着诸多元素,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混沌的存在。艺术品亦是如此。当不同时代、地域和社会创作的作品汇聚于美术馆时,作品表达中蕴含的记忆、情感和象征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混沌。这种倾向在当代艺术中尤为明显,当代艺术需要对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反思。在本章中,战后日本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情感被定位为“现代收藏”,并由当代艺术家对其进行重构。


艺术家横尾忠则重现了1985年发售的一组16块与哥斯拉相关的陶瓷面板,除了原有的组合之外,还添加了两块改变了面板排列的面板,组成了以“破坏”为关键词,暗示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三块色彩鲜明、充满力量的面板。


5.png

横尾忠則《PARADISE》


福田美蘭聚焦于象征核武器恐怖的哥斯拉,并以即将上映的电影海报,表达了“现代社会如何面对科技的进步”。这张充满昭和时代气息的海报被大批量印刷,并在城市各处散发,展现了人工智能武器带来的现代战争。海报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深入探讨了那个时代,同时又将幽默和讽刺融入到现代问题中。


O JUN表示,与哥斯拉的邂逅是他开始从事艺术创作的契机之一。他用从小就用蜡笔勾勒出的建筑物和“哥斯拉”的字样,将人们的记忆与哥斯拉散发的热射线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幅充满昭和时代气息的画作。


青柳菜摘利用虚构的新闻片段,幽默地质疑了哥斯拉与人类的关系,警告报道新闻和盲目信仰的危险。


6.png

O JUN 《ごじら》《ビル群》


7.png

青柳菜摘《NNC-きょうの出来事β》 TM & © TOHO CO., LTD.


第二章:“影像与咆哮”


从昭和到平成再到令和,哥斯拉在每个时代都震撼着我们,并持续唤起某种意识。可以说,即使它的面貌发生了变化,它依然被重新塑造成一个标志。在这里,我们将探索哥斯拉通过复制艺术——版画和照片——所创造的视觉体验。


風間サチコ以福龙五号原子弹爆炸和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为主题,创作了基于此的木版画和动画,并在寓言世界中探讨了哥斯拉的存在,以及核武器和战争等问题。


今年92岁的川田喜久治展出了一系列作品,向弗朗西斯科·戈雅的版画集《狂想曲》致敬,该作品谴责了战争和人性的残酷。该作品通过重构自 1960 年代至 2025 年拍摄的照片(包括未发表的作品),在日常生活和城市等场景中散发出哥斯拉不祥的气息。


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形成对比的同时,也对原创性与复制图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质疑,同时也强烈地唤起了人们对哥斯拉的想象。


8.png

川田喜久治《ロス・カプリチョス インビジブル》 TM & © TOHO CO., LTD. © Kikuji Kawada, Courtesy PGI


第三章:“美丽的废墟”


被哥斯拉摧毁的城市景象,不仅带来悲剧色彩,也带来期待和兴奋。哥斯拉在废墟中的身影也美不胜收,“废墟之美”正是哥斯拉人气高涨的原因之一。日本曾凭借高速经济增长,从战争的废墟中实现了惊人的复苏,但在泡沫经济之后,它经历了发展与停滞的反复,经历了重建与重建。随着人们对环境破坏及其伴随的灾难的关注,现代建筑的神话本质正在逐渐消亡。最终的结果是废墟,而我们却带着这些遗迹走向未来。或许正因如此,哥斯拉伫立的废墟场景才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第三章聚焦于“废墟”,艺术家们展现了他们或许曾见过却已不存在的日本风景。


Tokyo Build 与东宝视觉艺术公司合作,创作了既像过去又像近未来的城市景观,再次提醒我们这座城市毁灭与再生的命运,以及人类在这种命运中继续生存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作品对细节和精准度的极致关注,包括对衰老的刻画和不同材料的运用。


9.png

TokyoBuild / 東京ビルド 作品


小谷元彦视哥斯拉为一个普世主题,甚至称其为“哥斯拉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形态”。他刻意将哥斯拉塑造成人类形象,并让他与一位混血美日士兵对抗。这幅画面设计精美却又令人毛骨悚然,将怪兽与人类的战斗,以及人类之间的斗争,也就是战争,交织在一起。


10.png

小谷元彦《the One ―呉爾羅(仮設のモニュメント6)》 TM & © TOHO CO., LTD. © Motohiko ODANI


第四章:“我们在看什么?”


哥斯拉在电影世界之外广受认可,但没有人能用一个词来定义它。艺术也有可能基于个人经验和记忆而产生多种解读。可以说,“观看”一件作品并非仅限于简单的视觉体验,还包含着超越视觉的直觉。


佐藤朋子的视频装置以1954年电影《哥斯拉》中哥斯拉的视角为线索,质疑战后至今的城市形象,这将为我们提供一个从“思考与想象”的角度来解读作品的机会。这也与散布在展厅各处的青柳夏美的数字作品产生了共鸣。


11.png

佐藤朋子《オバケ東京のためのインデックス序章》 TM & © TOHO CO., LTD.


12.png

墙上的发光文字是青柳菜摘的作品


“GODZILLA THE ART by PARCO”


“GODZILLA THE ART”项目将于2023年起,在涩谷PARCO举办为期约两年的四场系列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推出部分参展作品。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包括Coin Parking Delivery、佃弘樹、大平龙一、中村哲也以及演员浅野忠信在内的众多海外艺术家之间的“精彩对决”。从将哥斯拉视为社会议题的作品,到从个人记忆出发诠释哥斯拉的作品,再到关注其力量的作品,以及沉醉于其形态之美的作品,通过丰富多样的作品,体验哥斯拉的多元面貌。


13.png

14.png

「GODZILLA THE ART by PARCO」


15.png

中村哲也《TZ King Ghidorah 2024》、《TZ Godzilla 2024》 TM & © TOHO CO., LTD. © Tetsuya Nakamura Courtesy of NANZUKA


本次展览的总制作人养老孟司表示,他将哥斯拉视为“社会氛围”的一部分。他视哥斯拉为灾难的象征,是灾难带来的历史文化,也是日本历史氛围的象征。他着眼于每位参与过哥斯拉创作的艺术家所构想的“哥斯拉概念”。


哥斯拉给现代世界带来的毁灭及其意义。本次展览将鼓励艺术家和观众反思他们对哥斯拉的热爱,以及哥斯拉所传达的无声信息,并在战争、灾难、个人主义盛行、世界动荡的世界中寻找重生的希望。


16.png


纪念哥斯拉诞生70周年“哥斯拉THE艺术展”


日期:2025年4月26日至6月29日


地点:森艺术中心画廊(六本木新城森大厦52层)


地址:东京都港区六本木6-10-1


开放时间:10:00-19:00 *4月26日至5月6日以及周五、周六开放至20:00


闭馆时间:展览期间每日开放


门票:成人、大学生及职业学生2200日元 / 高中生及初中生1500日元 / 4岁及以上儿童至小学生500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