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美术塾 - 全国统一电话:
5天前
标签: 东美公告

作为日本私立美术双雄之一,武藏野美术大学(MUJ)的研究生教育以「跨学科创新」和「实践导向」著称。其硕士与博士课程不仅要求申请者具备扎实的艺术功底,更注重研究能力与创作理念的深度结合。本文将从学历资质、语言门槛、研究计划、作品集等维度,拆解这所顶尖美院的研究生申请核心条件。


一、学历与专业背景要求:学术与实践的双重验证


wuzangye.png


(一)基础学历门槛


必需条件:需持有本科毕业证及学位证,且在入学前完成 16 年正规教育(含日本国内或海外本科)。


特殊情况:通过日本文部科学省认定的「大学同等学力者」(如完成 4 年制专门学校课程并获文部省指定资格),需额外提交专业成果证明(如个展、设计项目等)。


专业相关性:原则上要求本科专业与申请方向一致或高度相关,跨专业申请者需通过「研究计划」和「作品集」双重证明其专业能力。


案例参考:本科视觉传达设计申请油画研究科,需在作品集中展示至少 5 幅原创绘画作品,并在研究计划中阐述跨学科研究的逻辑(如「平面构成在架上绘画中的应用」)。


(二)学术成果要求


常规要求:提交本科成绩单(GPA 建议 2.8+/4.0),设计类专业需附加毕业设计作品或课题报告;


竞争力加分项:


理工科背景申请「情报设计」等交叉学科,可提交编程、交互设计等技术类成果;


文科背景申请「艺术文化政策」,需提交学术论文(如 CSSCI / 核心期刊发表优先)或策展实践记录。


二、语言能力:日语为基,英语为翼的双轨要求


(一)日语能力:学术交流的核心门槛


硬性标准:日本语能力考试(JLPT)N1 级合格(建议分数 130+),且成绩在有效期内(无明确年限限制,但近年录取者多为近 2 年取得)。


专业差异:


纯艺类(油画 / 雕塑):更侧重日语听说能力(面试需用日语阐述创作理念);


设计类(视觉传达 / 产品设计):需提交日语撰写的研究计划,要求逻辑清晰、专业术语准确。


(二)英语能力:国际化研究的加分项


非强制但推荐:托福(TOEFL iBT)80 + 或雅思(IELTS)6.5+,尤其适用于以下场景:


申请「国际艺术文化」「艺术与科技」等英文授课项目;


研究计划涉及国际案例对比(如「东西方抽象艺术理论比较研究」)。


语言成绩提交策略:若研究计划或作品集为英文创作,可同步提交英语成绩以增强说服力。


wuzangyemeishu.png


三、研究计划书:艺术研究的「灵魂文件」


(一)核心构成要素


研究主题(テーマ):需明确且具学术价值,避免宽泛描述。


优秀案例:「平成时代日本插画中的社会叙事研究 —— 以奈良美智与池田晶子作品为例」


常见误区:「论现代艺术的多样性」(缺乏具体切入点)


研究背景(背景):需梳理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空白点。


建议引用至少 10 篇日文文献 + 5 篇英文文献(如《美術手帖》《Artforum》等权威期刊);


研究方法(方法):


纯艺类:实验创作法 + 田野调查(如驻地创作记录);


设计类:用户调研 + 原型迭代(附设计思维流程图);


预期成果(成果):


硕士:个展 / 设计落地项目 + 1 篇期刊论文;


博士:国际展览 + 专著或系列学术论文。


(二)格式与字数要求


字数:2000-3000 字(日文)或 1500-2000 字(英文),需附 300 字摘要;


格式:需包含封面(含研究科、导师姓名)、目录、参考文献(APA/JASSS 格式),可插入 1-2 幅相关作品示意图(需标注来源)。


四、作品集:创作能力的视觉化呈现


(一)内容与形式要求


专业针对性:


纯艺类(绘画 / 雕塑):需展示完整创作系列(如同一主题下的 10-15 幅作品),附创作日志或材料实验记录;


设计类(平面 / 产品):需包含设计流程稿(草图→Mockup→成品),至少 1 个商业落地项目(如品牌 VI、产品量产案例);


新媒体类(动画 / 交互):提交动态作品集(如 3-5 分钟视频),附代码片段或用户测试报告。


创新性评估重点:


是否体现「问题意识」:如针对老龄化社会的适老化设计、AI 生成艺术的伦理探讨;


媒介突破:混合现实(MR)、生物材料等跨学科创作更受青睐。


(二)提交形式


电子档:PDF 格式(分辨率 300dpi)或网页链接(如 Behance、个人官网),文件大小不超过 50MB;


实物作品:仅雕塑、装置等专业可提交,需提前与研究科确认运输及展示方案。


五、其他关键材料与流程


(一)推荐信与导师沟通


推荐信构成:


至少 1 封学术推荐(本科导师或参展策展人),需用日文撰写并附推荐人联系方式;


设计类专业可追加行业推荐(如合作过的品牌方、策展机构)。


导师内诺制:


申请前需通过邮件联系意向导师,附件包括:研究计划摘要(500 字)、作品集缩略图(5-8 幅)、简历;


邮件正文需明确表达「为什么选择该导师」(如引用导师近年论文或展览,说明研究方向契合点)。


(二)申请时间轴与费用


硕士:申请周期为前一年 12 月 - 当年 2 月,入学时间在4 月,1 月中旬提交研究计划初稿


博士:申请周期为前一年 10 月 - 当年 3 月,入学时间在10 月,需提前 6 个月联系导师


费用参考:申请费 30,000 日元,学费约 1,600,000 日元 / 年(设计研究科略高),可申请「文部科学省奖学金」或校内减免。


wuzangyemeishuxuexiao.png


六、跨专业与双非申请者的突围策略


(一)背景提升组合拳


学术衔接:选修目标专业相关课程(如跨专业申请版画可参加「木刻技法 workshop」);


实践积累:


参与艺术驻地项目(如「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志愿者);


独立策展小型展览(线上线下均可,需保留展览记录);


文书聚焦:在研究计划中强调「跨学科优势」(如「建筑学背景对空间设计的结构性思维补充」)。


(二)作品集「叙事逻辑」构建


避免「大杂烩」式呈现,采用「问题 - 实验 - 成果」三段式结构:


提出创作核心问题(如「如何用纤维艺术表达都市孤独感」);


展示材料实验过程(如不同纺织工艺的情感传递测试);


呈现最终作品及观众反馈(附访谈记录或展览现场照片)。


武藏野美术大学的研究生申请,本质是对「艺术研究者」潜力的评估 —— 而非单纯的技法展示。建议申请者提前 1-2 年规划:日语冲刺 N1 的同时,通过学术论文写作课提升逻辑能力;作品集不仅是「成果展示」,更需成为「研究过程的可视化」。若能在申请材料中展现「发现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的完整链条,即使背景非「传统优势」,也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毕竟,这所始终站在日本艺术教育前沿的学府,期待的从来不是「完美复现者」,而是「带着问号的创作者」。了解更多日本艺术留学注意事项,关注东京美术塾官方网站。